铜仁学院怎么样好不好5条校友口碑。
铜仁学院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样?值得读吗?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简介等,比较能够客观反映学校的真实情况,欢迎参考!铜仁学院好不好口碑1:老师管理严格,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学习也可以得到提升。口碑2:这座城市,这个大学非常的漂亮。
这所大学的建筑,教学设备都是很先进的。
而且师资力量也是相当的雄厚。
考研的录取率也是蛮高的。口碑3:环境很不错,很漂亮,一共有两个体育场,一个在宿舍区,一个在教学区,宿舍环境很好,卫生间跟浴室是分开的。
可选择六人间或八人间,独立的卫生间和浴室。
口碑4:绿化面积广,建筑气派,硬件设施不错,它的交通也十分便利,有直达市区和火车站的公交车。环境相当好,植被覆盖广,风景宜人,空气质量高。口碑5:校园环境非常的美 学校的硬件也非常好 交通也很便利,老师也很认真负责,对学生学习生活很上心只是部分网友的评价,对于铜仁学院怎么样好不好,相信已经有了初步判断~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仪的大学!铜仁学院全国排名根据校友会大学排行榜数据看,铜仁学院全国排名第400位,在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616位,在软科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397位。
院校排行榜排名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铜仁学院校友会400铜仁市综合类普通本科铜仁学院武书连616铜仁市综合类普通本科铜仁学院软科397铜仁市综合类普通本科铜仁学院简介: 铜仁学院位于“中国西部名城”贵州省铜仁市,坐落于梵净山麓、锦江河畔的川硐教育园区,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奖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贵州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全国及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百年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万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精英、行业翘楚、党政干部、教学名师,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办学起源于1920年创办的明德学校,几经传承演进,2006年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2010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整体搬迁至川硐教育园区,实现了“一校一址”办学目标,开启了学校转型跨越发展的崭新篇章。
百年筚路蓝缕,弦歌不绝,铸就了“明德·致用”的校训,培育了“苦心励志·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凝练了“铜仁需求·国家标准”“依托梵净·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依托山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确立了“小而精”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以区域一流培育学科教育学为引领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占地75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实验实训中心7.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8300余万元。
馆藏纸质图书105.4万,电子图书300万册。 学校现有10个二级学院,2个特色学院乌江学院校政协同办学示范学院和写作研究院专攻写作与沟通的特色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国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
有33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门类,其中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化工与制药类、林学类、教育学类、计算机类实行大类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867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94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996人,其中博士166人,硕士414人;正高级职称148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8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5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管专家2人,省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18人,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1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5人,贵州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1人,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先锋2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2个、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先锋号1个;贵州省科技厅创新人才团队1个、贵州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管理团队1个和铜仁学院基础教育创新团队、铜仁学院民族学创新团队等校级人才创新团队22个。
学校明确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和“依托梵净·服务发展”办学理念。创新构建“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和“山”字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立足黔东,面向全省,辐射武陵,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格品质健全,专业知识坚实,技术技能较强,具有创新精神,拥有国际视野,具备“厚重·灵性·担当”的大“山”品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现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农村区域发展、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1个视觉传达设计;贵州省区域一流培育专业1个园林、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贵州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贵州省特色专业2个、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学前教育、英语、园林、农村区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国家二级师范认证专业1个美术学;建有贵州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辅导员工作室黔黔辅导员工作室1个、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1个铜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
三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及产教融合项目52项;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101项、省级194项。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
现有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教育学、省级重点建设含支持学科7个,“教育发展与山区乡村振兴”学科群是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贵州省重点实验室1个、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贵州省大学科技园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贵州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3个、贵州省高校工程中心3个、贵州省高校产学研基地5个、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专业技术基地1个、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个,市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和梵净教育研究院、梵净民族文化研究院、梵净生态研究院、铜仁学院中老老挝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12个。三年来,学校获得科研总经费15990.6万元;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500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8项、省部级课题154项;发表学术论文2328篇,其中,在SCI、CSSCI上发表论文220篇;获得授权专利802项,出版专著142部、教材75部;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22项,其中,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贵州省科技进步奖5项。
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建了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联盟,与各区县政府、大龙经济开发区、大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多家行业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了有效的项目合作,形成了“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融合模式。近三年,横向项目到账经费超过5000万元,人才培养质量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获得了显著提升。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至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1499人次;与柬埔寨教育部、老挝琅南塔省教育厅、老挝沙湾那吉省教育厅、沙耶武里省教育厅、万象省教育厅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境外79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选派学生494人次、教师121人次赴国境外交流访学;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围绕十大重点学科在泰国、老挝、柬埔寨国家建立海外实习实训基地达10个;建立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咨询为一体的老挝国别研究机构即“老挝研究中心”。
学校一贯重视校风和学风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人,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锤炼“厚重·灵性·担当”的大山品格,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跃升。
材料与化学研究团队党支部和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第一支部先后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先后涌现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和“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张蕾,贵州最美警嫂、铜城仁者田仁碧,“全国优秀学生干部”王时江,明德学生最高奖获得者、不顾伤痛勇救伤者的90后女孩何林霞等一批明德楷模,彰显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