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助领导组织收集、研究与融资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金融信息,并提出与公司融资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努力降低融资成本。
2负责分析市场和项目融资风险,对公司短期及较长期的资金需求进行预测,参与制定并实施公司的项目融资方案。
3、执行公司的融资决策,及时报送融资所需的资料,及时跟进完善,及时解决其间的各种问题,确保审批的时效性。
4、负责公司融资工作,办理贷款、结息、贷后检查、抵押、评估等融资工作,做好项目投资资金的筹集。
5、负责编制银行融资进展情况台账,准确掌握每一笔已批款的额度、利率、期限及抵押担保的情况,确保贷款的及时发放,满足公司的用款需求。
6、负责编制并登记每一笔贷款台帐,详细反应贷款金额、利息和期限并提前与相关部门做好请款申请,及时做好利息、本金的偿付。
上市公司融资决策与企业的价值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策略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但是,在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上市公司应该根据客观和主管条件,制定合理地融资策略。
1、收益与风险相匹配原则
企业融资的目的是将所融资金投人企业运营,最终获取经济效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在每次融资之前,企业往往会预测本次融资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最终收益,收益越大往往意味着企业利润越多,因此融资总收益最大似乎应该成为企业融资的一大原则
2、融资规模量力而行原则
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也非常重要。筹资过多,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如果企业筹资不足,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他业务的正常开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
3、控制融资成本最低原则
提起融资成本这个概念就不得不提起资本成本这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也是比较容易被混淆的两个概念。
4、遵循资本结构合理原则
企业取得最佳资本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本运营效果,而衡量企业资本结构是否达到最佳的主要标准应该是企业资本的总成本是否最小、企业价值是否最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应该是一致的。一般而言,收益与风险共存,收益越大往往意味着风险也越大。而风险的增加将会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必须在考虑收益的同时考虑风险。企业的价值只有在收益和风险达到均衡时才能达到最大。企业的资本总成本和企业价值的确定都直接与现金流量、风险等因素相关联,因而两者应同时成为衡量最佳资本结构的标准。
5、测算融资期限适宜原则
企业融资按照期限来划分,可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企业究竟是选择短期融资还是长期融资,主要取决于融资的用途和融资成本和等因素。
6、保持企业有控制权原则
企业控制权是指相关主体对企业施以不同程度的影响力。控制权的掌握具体体现在:控制者拥有进入相关机构的权利,如进入公司制企业的董事会或监事会;能够参与企业决策,并对最终的决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有要求时,利益能够得到体现,如工作环境得以改善、有权参与分享利润等。
7、选择融资方式最佳原则
中小企业在融资时通常有很多种融资方式可供选择,每种融资方式由于特点不同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这种影响也会反映到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上。
8、把握最佳融资机会原则
所谓融资机会,是指由有利于企业融资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的有利的融资环境和时机。企业选择融资机会的过程,就是企业寻求与企业内部条件相适应的外部环境的过程。从企业内部来讲,过早融资会造成资金闲置,而如果过晚融资又会造成投资机会的丧失。从企业外部来讲,由于经济形势瞬息万变,这些变化又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因此,中小企业若能抓住企业内外部变化提供的有利时机进行融资,会使企业比较容易地获得资金成本较低的资金。
融资政策是总部给予集团战略发展结构的总体规划,并确保投资政策及其目标的贯彻与实现,而确定的集团融资活动的基本范围与判断标准,使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融资规划、融资质量标准与融资决策制度安排等。
内容:
1融资规划
2融资质量标准
3融资决策制度安排
融资计划书包含了投资决策所关心的全部内容,例如企业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模式、市场分析、融资需求、运作计划、竞争分析、财务分析、风险分析等内容。
创业者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一份内容完整、重点突出、简明美观的融资计划书是打开投资人的敲门砖。
企业融资环境的措施:
1、中小企业基金、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2、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
3、小额贷款公司、财政资金注入担保机构;
4、新三板,股权转让系统;
5、设置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可以通过新四板挂牌方式,进行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6、其它政府针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等。